中国短剧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成为一些影视人的新宠。据报道,一些三线演员的日薪甚至暴涨了7倍,有的爆款短剧仅用17万美元成本就获得200万美元收入。这种情况甚至吸引了一位曾参与《教父》拍摄的资深选角导演主动寻求合作机会。
中国电影人高峰表示,通过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在美国拍短剧累计票房已经超过7000万美元。他提到,一年能拍出45部短剧,其中一半的演员在收工后立即拿到现金报酬,每天工资发放额为7.5万美元。高峰执导的短剧《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去年风靡美国,三个月内达到2500万美元票房,刷新了2024年短剧行业纪录,而这部剧的制作成本仅约20万美元。
短剧自媒体“短剧自习室”创始人梁丽丽介绍,海外前20的短剧应用中有18款来自中国团队背景,头部效应明显,仅4%的平台就占了80%的市场收益。从海外市场来看,欧美地区贡献最大,其次是东南亚、拉美、日本和韩国。
DataEye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有超过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截至3月,海外市场上的中国短剧App已增至237款,同比增长近4倍。
在2025微短剧出海品牌大会上,新美集团影视事业部总经理鲍小华指出,微短剧行业堪称内容产业的“效率革命”。其独特的产品形态赋予了与各行各业融合的无限可能,无论是与电商结合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还是与文旅产业联动宣传景区特色,微短剧都展现出强大的跨界融合能力,为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想象空间。
亚投(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谭志勇认为,从消费者层面看,微短剧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形式契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涌现的新玩法也成为行业发展动力;从投资角度,微短剧受众广泛,能够为To C端投资提供有力参考。
然而,针对中国短剧在海外爆火的现象,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冷思考”。STOREEL联合创始人张睿指出,基于“最大公约数”开发题材虽能降低风险,但也可能限制创新。因此,在短剧出海过程中,需要平衡原创与本土化内容的比例,探索创新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