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把脉A股2025年下半年:市场或仍将围绕科技叙事 五军之战重塑生态

公募基金把脉A股2025年下半年:市场或仍将围绕科技叙事 五军之战重塑生态!2025年的仲夏,全球市场的目光在摇摆的宏观数据与地缘政治的迷雾中搜寻方向时,中国的A股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复杂而微妙的“多军博弈”。波动表象之下,五股截然不同、却又相互交织的资本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A股的生态与风格。理解这五股力量的意图、路径与博弈,将是穿越下半年市场迷雾的关键。

审视A股的基本盘,瑞银维持了对沪深300指数全年盈利增长6%的判断,这一数字背后是基于基数效应的逐季改善。随着2024年下半年较低的盈利基数到来,同比增速的上翘几乎是确定性的。金融板块,特别是受益于市场活跃度的券商与投资回报改善的保险,将提供稳健支撑。更具吸引力的是A股在全球坐标系中的估值洼地。其股权风险溢价已高悬于历史均值一倍标准差之上,意味着相对于无风险资产,股票的隐含回报率极具诱惑力。横向对比,沪深300指数相较于剔除中国后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已从历史平均20%的溢价转为超过10%的折价。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各国股市经历估值重构的时代,A股的价值坐标显得突出。政策的宽松预期(降准降息与财政扩张)、中长期资金的引导入市以及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决心共同构成了修复估值的潜在催化剂。因此,瑞银判断下半年市场在经历短期震荡后,有望迎来由盈利增速回升与估值修复双轮驱动的上行机会。

驱动这一切的资金才是真正的故事。第一股力量是被市场尊称为“国家队”的中央汇金,其角色在2025年变得愈发清晰。每当上证综指逼近或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与沪深300指数挂钩的ETF便会迎来巨量资金涌入。今年4月,中央汇金公开表示其扮演着资本市场“压舱石”的角色,为市场划下了一条明确的防线。这意味着市场的下行空间被显著压缩,3000点成为了一个坚实的心理与资金双重底部。对于投资者而言,任何因外部冲击引发的非理性下跌都可能构成一个受保护的逢低布局大盘蓝筹的战略窗口。